为什么我们总是“热衷”熬夜?
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排除生理因素,我觉得熬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心理方面。睡觉,意味着今天的结束,是一个时间上的仪式,是今天和明天的分割。只要还没睡觉,心理上会觉得第二天还没来。而迟迟不肯睡去,其实潜意识里是希望第二天不要那么快到来,想留在今天。对今天的不满意,让自己感觉虚度了这一天,期望再做点什么来弥补一下,其实什么也不会做,不过是刷刷手机,麻痹一下神经。这本质上是一种对空虚感的补偿,以及缺乏存在感的表现。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天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处理完家务琐事,或许只有睡觉前这一段时间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然更希望尽量延长这段黄金时间。
就我个人而言,熬夜是进入睡眠的必要手段。每天躺在床上脑海里就开始自动放电影,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所有能回忆得起来的自己曾经干过的蠢事、某些令人尴尬的瞬间、往日与人对话的疏漏、对即将要做而还未做事务的焦虑以及对当下自己处境的感慨万千等等等等。说实话,从吾日三省吾身的角度来说,睡前想想这些事倒也无妨,甚至算是一种反思,是一件好事。但问题在于,这些事往往太过消极了,全是自己的负面情报,想着想着本来稳定的情绪就开始崩溃,于是更加睡不着了。于是只能靠不停的刷手机,直到达到生理极限,才沉沉睡去。
有句话说,所有对过去的怀念,都是对当下不如意和对未来迷惘的影射。而熬夜就是想留在昨天,是对明天的一种恐惧。不愿面对新的一天,对未来的处境不抱有积极的想法,所以连起床都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
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就是有喜欢的人的时候和刚开始玩航模的时候的状态,那时候每天一睁眼就感觉精力充沛,无论天气如何,心中都是晴空万里,蹭一下就起床了,根本不存在赖床这种事。所以说,缺乏行动力不是不够自律,而是对未来缺少坚定的信念,心中的愿望不够强烈,又怎么会付诸行动。
熬夜这件事更坏的一点是,对于第二天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影响,长此以往对于身体健康也有巨大隐患。有这个意识之后,我觉得保持规律的作息是健康活下去的基本要求。熬夜带来的麻痹感确实令人获得暂时的逃避,但这毕竟不是解决之道。我并不希望一直依靠熬夜来浑浑噩噩下去,整体来说我本身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现实确实让我感到压力,所以我不由自主的选择了熬夜这种低成本且暂时有效的方法来对抗。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当前的艰难处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阶段,完全不至于也没必要为此而要死要活,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帮助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度过当前甚至包括以后的艰难时期。这个意识本身就是积极的,我认为能及时发现这一点就是拜托熬夜困境的重要一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忙了一天还能熬的下去,除了体内激素活爹吊着,也说明你可能真的还不够累。脑力劳动造成的疲劳还是相对比较好消除的,看点乐子,笑笑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干了一天重体力活儿,或者比较猛的运动,那真是那倒头就睡,啥也来不及想了。所以睡前适当锻炼还是有必要的,而且我发现身体强壮的人,精力也比较充沛,更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无论如何,先有一个规律的作息,把身体状态调整好是最重要的。前时间有两个同学身体出了点小状况,令我很是唏嘘,平时大家都在一起嘻嘻哈哈不觉得有什么,忽然有一天身边人病倒了,才感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重要。虽然在工作上某些时候我倾向于一些所谓的挑战性和“新东西”,但是在生活上我还是喜欢简单,安静,有节奏,我相信规律简洁的生活节奏也能带给人带来严谨冷静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多本来纷扰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
评论区